带有恶字的成语(字解成语:怙恶不悛)
100人浏览
2024-07-10 21:30:22
怙恶不悛,
理解“怙”“悛”之汉字表达——
1
怙恶不悛
hù è bù quān
怙:坚持,依仗;
悛:停止,悔改。
指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这段话白话意思是:
友善不可丢失,罪恶不能滋长,这说的是陈桓公?
一直做恶事而不悔改,最后一定会自食其果。别人是挽救不了的。
典故背景
公元前723年,十四岁的寤生继任郑国国君,史称郑庄公。三年后,卫国联合宋、陈等国进攻郑国。为了离间卫国的盟国陈国,庄公派使者到陈国去要求和好,并希望结成联盟。
陈桓公瞧不起郑庄公.不愿与郑国结盟。他的弟弟五父仗义劝谏说:“对邻国亲近、仁爱和友善。是立国的根本。您应该考虑到这些,答应郑国的要求。”
但是,桓公听不进五父的话,反驳说:“宋国和卫国都是大国,它们才是我们陈国难以对付的。郑国有什么作为,能把我们陈国怎样!”
庄公得知桓公拒绝与自己结盟,勃然大怒.决定给他点颜色看看。
公元前717年,他率领大军攻伐陈国。桓公仓促率军应战,结果大败。
《左传·隐公六年》中论这段历史时,说道:“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意思是:“友善不可丢失,罪恶不能滋长,这是针对陈桓公说的,一直做罪恶的事而不改过,最后一定会自食其果。别人是挽救不了的。”
“怙恶不悛”正式成语
则出自元·脱脱《宋史·王化基传》:
“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恶不悛,恃远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诉。”
后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怙恶不悛”。
“长恶不悛”与“怙恶不悛”之差别——
“长恶不悛”与“怙恶不悛”意义相近,
两者都有长期作恶的含义;
区别在于:
“长恶不悛”的“长”是过去的积累,指的是长期作恶,不肯悔改;
“怙恶不悛”的“怙”指的是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示例
如将士怙终不悛,尔等军民……速当兴举大义。
——明·施耐庵《水浒传》
岂得怙恶不悛,又率领群仙布此恶阵。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八二回
野蛮政府,怙恶不悛,偏要和我们为难,历年以来,不知害了我们多少同志,说来真真令人发指!
——清·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二回
今如诸君约,苟能痛改前非,以国家为前提,则宽其既往……如仍怙过不悛,则王麟辈一介武夫,为国家起见,惟知以武力判断。
——近代·黄远庸《陆总理演说后之政界》
必若怙恶不悛,任用狼虎,则义师所指,固当无坚不摧。
——近代·章炳麟《宣言书》
倘有愚民助纣为虐,怙恶不悛,天兵所到,必予诛夷,凛之慎之!檄到如律令。
——近代·蔡东藩《清史演义》
2
何谓“怙(hù)”?
形声会意合体字,忄古为怙,从心,古声。
怙-小篆
其中“忄(心)”,表示心思情意。
其中“古”,十口传说故事,
指古去已故则定。久古而故去,古故而有所定。
二者合一,
“忄(心)”有所“古”为“怙”。
其中“古”为故去之确定物,可作“忄(心)”有所依之凭借倚仗。
本义:凭恃,倚靠,依仗;指心定有所依。
3
何谓“悛quān”?
形声会意合体字,忄夋(qūn)为悛,从心、夋声。
悛-小篆
其中“忄(心)”,表示心思情意。
其中“夋(qūn)”,允夊(suī)为夋,
夋-小篆
允,人(儿)㠯(以)为允,指人(儿)以用可信。
夊为倒止,指人足倒向“从远而近,从高而低”而止。
合在一起,允夊而夋,
既表示①夋夋而行;指行走缓慢而来的样子;
也表示②傲慢,指“从远而近,从高而低”缓缓而来之傲慢状。
二者合一,
“忄(心)”有所“夋”为“悛”。
既表示心有所止,也表示心有所反悔。
本义:止,停止;反悔,悔改。
如组词:
悛心。悛改。悛革(悔改)。
悛容(悔改的表情)。
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过而不悛,亡之本也。
4
“怙”、“悛”相关成语——
怙终不悛 怙恶不悛
怙顽不悛 怙过不悛
怙终不悔
怙才骄物 怙恩恃宠
稔恶不悛 造恶不悛
为恶不悛 讳恶不悛
革面悛心
长恶靡悛 长恶不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