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几月几日(中秋诗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0人浏览
2024-10-17 10:30:22
[清] 佚名 《十二月月令图·八月》
月饼盒上,最常见的就是嫦娥奔月的形象了。这是上古的一个传说,最早见于商代的巫卜书,后来经过各种演化、想象,形成了嫦娥奔月故事。不过这个故事有许多种版本,有的版本说是嫦娥偷吃了灵药,有的则说是不得已之举,如:嫦娥是羿的妻子,羿善于射箭,曾射下九个太阳拯救天下苍生。西王母赐给羿一丸可以成仙的灵药,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没有吃。羿的学生逄蒙不怀好心,八月十五的时候,趁羿不在,逼迫嫦娥交出灵药。嫦娥担心逄蒙长生不老后做更多的坏事危害百姓,情急之下咽下了灵药,成仙奔向了月亮。羿发现妻子在月宫中的桂花树下,一只玉兔在旁边跳来跳去,他欲去追寻妻子,却发现自己往前走三步,月亮也往前走三步,自己永远不能到达月宫。百姓想念善良的嫦娥,就在八月十五这天摆上好吃的东西,遥遥为她祝福。历代的文人更是借嫦娥的故事引申出许多的感慨。
[南宋] 刘松年 《嫦娥月宫图》
嫦娥
[唐]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呀,一个人孤独地住在月宫里,即使天上的生活再好,你也应该后悔了吧?华贵的云母屏风上,蜡烛的光影暗淡。银河渐渐消失,晨星渐渐下沉。没有亲人相伴,没有爱情相随,即使成了仙又如何呢?一切都抵不过人间的团圆啊!
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故事,关于嫦娥最终成仙、居于月宫的内容是一致的。仰望着月宫的人们,既觉得她一个人在广寒宫里很寂寞,毛泽东同志写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中就有“寂寞嫦娥舒广袖”句,又对月亮有很多的好奇心——它夜夜相伴、关照着我们,但又遥不可及。谁不想到月亮上去看一看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2024年6月25号,嫦娥六号从月球采样归来。期待中国人登陆月球的那一天。
满月象征着圆满、团圆,中秋是阖家团圆、快乐的日子,但也成了游子们难过的日子。诗人王建望着那一轮明月,就想到,大家都在望着这轮明月吧,只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不知谁看着这朗彻的月光,却只能被萧瑟的秋风包裹,默默陷入思念呢?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人最后这一感叹,由一己之思变为千万家之思,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如果说王建在中秋诗中刻意疏离了自己,将一己之思扩至千万家之思,避免了视野狭窄。那么苏轼却是不惮浓墨重彩写下一己之思的勇士。1076年的中秋夜,他写下了千古名篇:
水调歌头
[宋] 苏轼
[宋] 乔仲常 《后赤壁赋图》(局部)
他明确说到自己想弟弟苏辙了,此时的他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知州,弟弟在齐州(今山东济南),两人已经七年没有见面。苏轼还说到自己的恐惧,想长生不老,飞去仙界,但又怕落得嫦娥那样的寂寞。不如就在人间吧,好好感受这人世的悲欢。只是这中秋佳节,看着又大又圆的月亮,不免心生哀怨。月亮呀月亮,我跟你没仇吧,为啥你总是趁着人们别离的时候这么圆?!
苏轼的勇敢,在于他宽广的胸怀和无尽的才华,他总能为自己抛给自己的终极之问找到答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而且他还给出了一个绝好的解决方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天下所有同他一样思念亲人的人,有了一份排解忧伤的可能。这一千古名句,既表现了苏轼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豁达认知,也表达了他对天下彼此思念的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
苏轼感情充沛,又豁达乐观,无论是作为文学家的熠熠才华,还是其儒释道思想兼备的人格魅力,都使他收获了一大批粉丝的仰慕、追随。南宋的张孝祥就是其中一位资深粉丝。学者钱基博(钱锺书之父)评张孝祥“其诗文皆追摹苏轼;而平昔为词,未尝著稿,笔酣兴健,得苏轼之浩怀逸气,襟抱开朗,仍是含蓄不尽”。苏轼写下《水调歌头》的90年后,张孝祥也在中秋之际写下了一首词:
念奴娇·过洞庭
[宋] 张孝祥
[宋] 牧溪 《潇湘八景·洞庭秋月》
洞庭湖与青草湖紧密相连,湖水浩渺无边,临近中秋,湖水平静无波,没有一丝风。秋月下湖水如玉镜,如琼田,浩浩汤汤,一碧万顷,我摇着一艘小船置身于无垠的湖上。皎洁的月光洒下,天上的银河投影到湖面,上下通明,水光接天,洞庭湖周围一片澄明。高洁的心迹与空明的万物自然交会,这种美妙的体验不知如何讲出与君共享。
回想上一年在岭海的日子,尽管只有孤月陪伴,清辉照耀,但我的内心依旧光明,如冰雪般纯洁。此时的我,短发稀疏,衣衫单薄,安稳地泛舟于浩淼的洞庭之上,心神没有丝毫动摇。我要汲尽西江水为酒,用北斗星当酒勺慢慢斟之,邀请天地万物作为我的宾客,一起来纵情豪饮!叩打船舷,放声高歌,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烦恼。
张孝祥是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因有人进谗言,他被罢静江(今桂林)知府,北归,路过洞庭湖而作此词。词人泛舟于洞庭湖上,在洞庭月景中抒发高洁胸怀。前有偶像苏东坡引领,张孝祥并未因一己之坎坷陷入自悲自怜中。他说,我表里一致,对得起这天地,配得上这素月清辉。
“不知今夕何夕”原典出自《诗经》,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今夕是何年”和《念奴娇·中秋》中的 “今夕不知何夕”都用了此典。张孝祥的此句既是自然生发,也是向苏轼的回应,写出了忘情于月夜,融情于自然的超脱之感。
张孝祥写下此词的8年之后,另一位宋代词人也在中秋节写了一篇传世佳作。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中秋夜,辛弃疾在建康(今南京)赠给友人吕叔潜一首即席之作——《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月亮从“秋影”变成“重磨”的明镜,又是一年中秋,而词人白发丛生,大半生已过。辛弃疾借景抒情,以中秋夜的明月为支点,抒发光阴虚度、无法为国效力的遗憾和悲愤。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宋] 辛弃疾
中秋夜,一轮明月缓缓移动,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像一面重新打磨过的铜镜飞上了夜空。端起酒杯问月宫嫦娥:白发渐多,好像是时间故意欺负我,该如何?
乘风翱翔在万里高空,俯瞰那让人担忧的大好山河。砍去月宫里那些盘旋舞动的桂树枝条,听人说,这样会使月亮的清辉更多。
月宫里的树,为何是桂花树,而不是别的树?因为中秋时分,正是人间桂花飘香的季节,当人们举头望月,看见月盘中那些影影绰绰的部分,很像是树的枝条,自然也就把此时人间的桂花树搬到了月亮上。外国的月亮是没有这种桂花香的,这真的是中国月亮的专属。辛弃疾似乎有些撒娇的意思,单单把岁月忽逝、白发催人老的无奈倾诉给嫦娥,也是因为传说中嫦娥吃的是不老药,而辛弃疾去哪里找不老药呢?没关系,我可是辛弃疾,“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痛快淋漓,意象雄伟开阔。
[明] 沈周 《黄菊丹桂图》
月亮不是总被那树枝遮着,不能呈现出完全清朗的样子吗?那我就去砍掉枝条,让清辉来得更多一些吧。稼轩借枝条影射南宋不思收复北方故土的投降派,更是以一“斫”字,吐出万千刀剑豪气。
同为宋词,同属豪放一派,稼轩词与东坡词依然有不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把酒问的是青天,辛弃疾问的是姮娥。二者都有把人的年华易逝与明月、青天之恒久对照的感慨,但惦念的事情有所不同:苏轼惦念何时能与弟弟团聚,辛弃疾惦念何时能收复北方故地。
辛弃疾不知道,在他写此词700多年之后,同样一个中秋节,竟然有一位年轻的女子,和他一样对国家忧心忡忡,满腔热血,无处觅知音。她用岳飞曾写过的“满江红”词牌写下了一首词:
满江红
秋瑾
我在北京小住几日,不知不觉间又到了中秋节。篱笆下面的菊花已经绽放,秋景焕然一新,就像刚刚擦拭过一样。列强逼近,国家前途岌岌可危,结婚八年来,我一直空想着故乡浙江的风味。他们一味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我实在不情愿。
此生我虽然不是男儿身,但心却比男子还刚正。想想平日,自己那颗真诚的心常常因为别人而激动不已。那些气量狭隘的俗人怎会理解我呢?英雄在走投无路时,都要经受一番挫折磨难。在广大辽阔的人世间,到哪里去找一位知音呢?想到这里,不觉泪湿衣襟!
秋瑾家境富裕,自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还学会了骑马射箭,后与富家子弟结婚,育有一儿一女。1903年,也就是清光绪二十九年,面对列强侵略欺辱,秋瑾决心投身革命,因与丈夫思想观念不同,发生冲突,她离家出走,写下了这首词。她放弃优越清闲的贵妇人生活,自费到日本留学,与很多仁人志士一起为光复国家而努力,直到32岁英勇就义。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称其为“最好的同志秋女侠”,周恩来总理为她题词“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
今夜,如果能一家团圆,自是当珍惜万分。如若此刻,你还在千万里之外,独自一个人打拼,也定要学着苏轼的乐观,说一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因为我们所处的这个和平时代,来之不易。我们能与家人、友人共望一轮明月,平安,健康,也是万分珍贵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