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喝什么酒的习俗(端午将至,全家记得“吃3食,做3事”)
100人浏览
2024-07-18 10:00:27
“五月节至,以白虎节将天;建牛马丑,稍逢风暴雨;谷雨节气,各种植物皆已入夏生长的时期,也是疫气丛生的时刻。
此时正是‘端阳’,阳气渐旺之时,因此为了万物的生长与杜绝瘴气,五谷杂粮要进行消毒,察见‘蠹’虫等蛀虫要除之,人则要进行驱疫的举措,防患于未然。
我国在这一天有着一些习俗,俗称‘吃三节’‘吃三生’。
‘三节’中包括:吃粽子,喝雄黄酒,吃茶叶蛋;
‘三生’则是:插艾蒿,佩香囊,吃鸡蛋。”
吃粽子是我国端午节的一大习俗,端午食粽子并非是古代的人们吃粮食的普遍习惯,而是古代屈原的传说使然。
端午这天,民间习俗是祭龙,乡亲们会准备一条长龙型的绳子,用五彩的绳结绳子,将绳子编织成龙型,还会在龙头的位置绷上气球,然后就会扛在肩膀上来回走动,甚至会跟着做起舞蹈来。
在一些地方还会模仿龙爬行的动作,到处跑动,活脱脱地就是一条翩翩起舞的龙。
端午吃粽子,让屈原的故事变得更加立体,人们仿佛能从粽子内咀嚼出古人的热血和爱国情怀。
吃粽子的古老习俗使用的制作方式在不同地区是有所不同的,但总的方法来说,无外乎就是来自于所包裹的粽子皮毛和内部的甜咸和香。
要想包的好吃,首先要准备一些好吃的糯米,将糯米浸泡在清水中几小时,然后将糯米与红枣一起拌匀。
糯米一定要多泡一些时间,这样更加容易煮烂,也不会在煮的过程中浪费时间和煤气。
糯米要煮的六五熟,以干净刀子戳入糯米中为度。
糯米煮熟后将其捞出,晾凉备用;
将粽叶的残渣清理干净,然后将粽叶在盐水中提前浸泡,这个可以使粽叶更加的软,也可以更加的易于包粽子;
然后将提前清洗好的糯米放入粽叶内,直至粽叶内七八分满,然后再将红枣放进去直至粽叶内八成满后将粽叶包裹紧,再用细绳子绑好。
这些都做好之后就可以将粽子放入蒸锅中蒸煮了,由于粽子在蒸煮的过程中会膨胀,因此不要将粽子堆的太满,否则会影响粽子煮熟。
粽子煮熟后,关上炉子,再慢慢焖煮,就能煮的烂熟,要不粽子煮的不好就会导致外面熟了,里面还生的情况。
粽子在蒸煮的过程中要时不时的检查,以防煮的太久,要是粽子煮的时间久了,可以到时候吃不完的粽子放一部分在冰箱,下次再吃的时候将其拿出来冰冻一下,就能再次食用了。##
端午节喝雄黄酒这一习俗可以说是最古老的,其起始时间甚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先秦时代。
西汉初年的《太白山赋》中就记录着当地的土著老百姓在端午节期间举杯邀明月的狂欢画面,同时还提到了越王勾践曾经与范蠡一同饮酒的情节。
西汉时期樊哙在关外烽火台吹箫奏乐的时候,还为吕后的野史中的“神仙吕雉”献舞啜酒,一拍即散,并对此事颇为喜爱。
前面所说的这几种酒都是属于‘鹑卿’,也就是鸡卵,或者说是鸡蛋的名字。
雄黄酒同样是由古人用来祛疫的饮酒习俗。
雄黄酒是古人为了防御疫病的身体健康和驱散蛊惑的神魄,所以会将酒香来扫去蛤蟆式的青蛙、癞蛤蟆这种蛊惑身边的物体,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人身体健康,祛疫病。
酒香不仅可以祛疫病,还可以驱蚊,驱赶蚊虫叮咬,因此这种古老的古人祛疫病的习俗还在一些地方有所传承。
雄黄酒在古人中是一种宝贵的药酒,古人认为它还有驱蛊惑的作用。
端午节的时候,古人会用酒浸泡雄黄,用蜂蜜来添加甜味,因为酒味会让人难以下咽,再加入其他的调料,这些都是为了让身体更健康。
这种酒浸泡雄黄的药酒会让人退热,滋润口腔,也具有一些杀菌的作用,还能刺激肝胆的消化功能。
在清朝末年,雄黄酒被当成是祛瘴的药酒,家家户户都在端午节时候喝雄黄酒,以保家人的健康,这种习俗一直传承了上百年。
端午节的时候吃鸡蛋,一定要拿鸡蛋去煮熟,再去用茶叶的汁入味,然后煮熟的蛋放上一整夜,这种蛋才能够真正吃出端午节的味道。
而茶叶蛋,这差不多也是最普通的一种炖蛋的方式,只不过这种从时间久远被保存至今的炖蛋的方式已经成了端午节的习俗。
其实古人才中、晚期的时候,鸡蛋是一种很珍贵的食物,只有在时节短暂的春天才能有机会品尝到的鲜鸡蛋,甚至在春天已过,又会有许多人在端午节以后还品尝鸡蛋,而鸡蛋也很便宜了。
在端午节吃鸡蛋,还有一个意义。
农家的鸡在大年三十的时候会断鸡蛋,而这些鸡蛋在正月里,农家还会像祭神似的黏一番,做一番孝顺,祭拜先祖。
祭拜完成后的鸡蛋会被放在酒里浸泡,等到五月节就能够拿出来大家一起分享了。
或者也是当时的鸡蛋时没有人犁田背负沉重的犁,而是随着自然的规律,等鸡蛋断了的时候,就能够拿去交易,只不过交易的商品可能是蔬菜还是五谷杂粮等。
或者又是当地的农户受当时匮乏的人们所委托,将这些鲜蛋以及五谷杂粮等在乡间的市场上交易,这些蛋就流入了流通的货币闭环中。
插艾叶、佩香囊、吃鸡蛋,这三者组成了端午节中的‘三生’,拥有相当大的民俗特色。
此外,在端午节的时候,老一辈的人们还会给孩子们插上一枝艾蒿,这是皇家恩赏的习俗,皇帝会下旨,让民间的百姓在端午节的早晨给自家的孩子们戴上艾蒿,以避邪。
古代那个意识形态的社会,对于邪祟这类东西是非常在意的,同时对于驱邪的东西也非常信仰,像当个谁者手中的扇子。
艾蒿同样也是驱邪的东西,古人认为艾蒿有驱邪的功效,因此古人在端午节的时候大都会给孩子们戴上艾蒿,用艾蒿来驱逐灾祸。
这种艾蒿也是古时候的一种草药,可以驱赶一些疾病,也有驱虫的功能,父母们对于孩子们的爱护也是真切的。
端午节的时候还有给孩子们佩香囊的习俗,古人认为香囊可以避邪,因此在端午节祛瘴的同时也会给小孩子们佩香囊,让香囊的香气去驱逐蛊惑。
给孩子们佩香囊还有一个含义,香囊还代表着祝福,父母们在给孩子们佩香囊的时候,会对孩子们说些‘端午安康’的话语,这是父母对孩子们的关怀和怜爱。
还有给孩子们吃鸡蛋的习俗。
端午节吃鸡蛋在当今社会来说,就是一种对‘鸡蛋煮熟了’的儿时记忆了,同样也有父母们对孩子们的关爱,对这一家人成员的看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