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常识

七五普法常识(“七五”普法及宪法宣传内容)

100人浏览

2024-08-24 08:15:28


“七五”普法及宪法宣传内容

一、七五普法小常识

1、什么是七五普法?

答:七五普法是指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通知指出,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

2、七五普法的指导思想是?

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3、七五普法的主要目标?

答:法治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落实;法治宣传教育实效进一步增强;全民宪法意识、法治观念和全体党员党章党规意识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全面推进,法治氛围更加浓厚;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进一步深化,法治化水平全面提升。

4、七五普法的主要任务?

答:一是突出法治理念和重点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包括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

二是全面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包括建设法治主题公园、法治文化长廊等法治文化阵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丰富法治文化产品创作,完善法治文化新产品创作机制,引导、鼓励和支持各类群众性法治文化创作和展演活动;抓好普法讲师团、法制副校长、普法骨干、“法律明白人”和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以各类重要节日为契机,集中组织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推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

三是深入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包括健全党委领导依法治市的制度和机制,加强对全市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5、七五普法的对象包括?

全市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是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和青少年。

二、弘扬宪法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

1、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颁布的国家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和职权。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必须依据宪法,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12月4日宪法日由来:

12月4日,是中国的“宪法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宪法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所以将宪法实施日定为“宪法日”,意义十分重大。

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由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因此,它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

第一,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而依宪治国的内在要求是宪法至上。这就意味着宪法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至高的法律地位。同时,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需要统一的市场规则,更需要统一的法律制度。保持法制统一,首先要保持法律体系内部的和谐统一。统一到哪里?统一到宪法。宪法所确立的原则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与法律的这种关系,通常被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即:宪法为母法,法律为子法。

第二,宪法与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抵触、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第三,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第五条第四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宪法宣誓誓词: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