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常识

隆回县属于哪个市(湖南 邵阳市隆回县)

100人浏览

2024-11-06 08:45:29

隆回县,湖南省邵阳市辖县,位于湘中偏西南、邵阳市北部,地处资江上游、雪峰山余脉处,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毗邻6个县(市),总面积2868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隆回县辖2个街道、18个镇、3个乡、2个民族乡。截至2022年末,隆回县常住人口为99.23万人。

隆回根据神话传说“龙回”及地名谐音,演变为“隆回”。1949年10月,成立隆回县,隶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1955年4月,更名为湖南省邵阳专员公署;1977年10月,改称邵阳地区行政公署;1986年1月,撤销邵阳地区建制,隆回县改隶邵阳市。隆回县主要景点有魏源温泉、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湖南隆回魏源湖国家湿地公园、湘窖洞藏酒庄。

历史沿革

周朝以前,隆回为古荆州之地。

春秋战国时期,今县境属楚国南境。

秦朝时期,始设郡县,隶长沙郡。

西汉初期,属长沙国昭陵县地(光绪《邵阳县志》云:“秦置昭陵县”,因《史记》《汉书》均未载,故不取)。

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析昭陵置都梁、夫夷二侯国,属零陵郡。都梁侯国城邑一说在今武冈城东七里村,一说在今隆回桃花坪一带。

东汉时期,地属昭陵、都梁县地。

东吴宝鼎元年(266年),割零陵北部置昭陵郡,又析昭陵置高平县(一说分益阳置),县治在今高平镇小坳村古县场,并改都梁为武冈县(一说分都梁置武冈),今境分属昭陵、高平、武冈县地。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分武冈北境复置都梁县,更高平为南高平,都梁县城在今桃花坪一带。此时县境分属邵陵郡的都梁、高平县地。

南朝时期,梁曾徙邵陵郡治于桃花坪。

隋朝末年,置建州,又置武攸县于今城步县治。

唐武德四年(621年),平肖铣,改建州为南梁州,改武攸县为武冈县。

唐贞观十年(636年),改南梁州为邵州,辖邵阳、武冈二县,此时属邵阳、武冈县地。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开发梅山,以上梅山置新化县,属邵州。自此,隆回境域分属邵阳、武冈、新化三县辖地。

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升宝庆府。以后历经元、明、清等朝,均为宝庆府邵阳县所辖。

民国元年(1911年)10月30日,邵阳成立湖南军政府宝庆分府。

民国二年(1912年),府、州建置废,改邵阳县为宝庆县,改武冈州为武冈县。

民国十七年(1928年),复改宝庆县为邵阳县,县境仍分属邵阳、武冈、新化县地。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8月,析邵阳县8个乡、1个镇,置隆回县,治寨市镇,隶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9年10月15日,成立隆回县人民政府,县治迁桃洪镇,隶湖南省临时政府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

1955年4月,更名为湖南省邵阳专员公署。

1977年10月,改称邵阳地区行政公署。

1986年1月29日,国务院批示以市管县,撤销邵阳地区建制,隆回县改隶邵阳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8年,人民公社化,全县划为18个人民公社。同年底,并为14个人民公社。

1961年,调整社队体制,复建立10个区、77个公社、3个镇(其中区级镇1)。

1978年,将77个公社合并为53个公社。

1982年,茅坳人民公社改为茅坳瑶族人民公社,虎形山人民公社改为虎形山瑶族人民公社,民族人民公社划分为山界回族人民公社和天福人民公社。

2012年,隆回县辖18个镇、6个乡、2个民族乡。

2015年,根据隆回县乡镇区划调整方案,调整后下辖7个乡、17个镇:将石门乡、雨山铺镇、桃洪镇合并设立桃洪镇。

2016年4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隆回县罗洪乡、羊古坳乡建制,分别以原罗洪乡、羊古坳乡的行政区域为罗洪镇、羊古坳镇的行政区域。

2019年1月,隆回县成立花门街道处、桃花坪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隆回县辖2个街道、18个镇、3个乡、2个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桃花坪街道桃洪东路450号。

隆回县区划详情

桃花坪街道 、花门街道 、小沙江镇 、金石桥镇、司门前镇 、高平镇 、六都寨镇 、荷香桥镇、横板桥镇 、周旺镇 、滩头镇 、鸭田镇、西洋江镇 、岩口镇 、北山镇 、三阁司镇、南岳庙镇 、七江镇 、羊古坳镇 、罗洪镇、麻塘山乡 、虎形山瑶族乡 、大水田乡 、荷田乡、山界回族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隆回县位于湘中偏西南、邵阳市北部,介于北纬27°00′—27°40′、东经110°38′—111°15′之间。毗邻6个县(市),东邻新邵县,西连洞口县,南接邵阳县、武冈市,北毗怀化市溆浦县、娄底市新化县。全县总面积为2868平方千米,其中南北最长距离74.6千米,东西最长距离61.4千米。县政府驻地距省会长沙市283千米,距邵阳市56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1.35%。县城距省长沙283公里,距邵阳市56公里。

地形地貌

隆回县地处资江上游、雪峰山余脉处,境内山、丘、岗、平地貌类型齐全,山地占40.35%,丘陵占25.29%,岗地占18.565%,山原占7.53%,平原占5.64%,水域占2.63%。县境自东南向西北呈阶梯式递升,形成南部丘岗区、西北山原区、北部山地区3个地貌区。县境内山丘属雪峰山脉,全县共有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647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73座,全部分布于县境西北部和北部。

气候

隆回县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前湿后干,且南北差异较大。年日平均气温11—17℃,年平均无霜期281.2天,年平均降水量1427.5毫米。

水文

隆回县境内河流分属资水水系和沅水水系,全县有流长5千米、流域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71条,总长2073.5千米,河网密度0.77千米/平方千米,年均地表径流总量22.47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3.6—4.8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1年,隆回县土地总面积2867.67平方千米,耕地67248.13公顷,园地6220.93公顷,林地170370.66公顷,草地226.4公顷,湿地173.38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1536.3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4333.02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504.2公顷,其他土地9153.99。

矿产资源

隆回县现已探明矿种有煤、金、锰、冰洲石、大理石、稀土、锆石等,已查明的地下矿藏40余种。其中:煤远景储量5886万吨;黄金矿颁面占全县面积的1/3,远景储量6.273吨。其它储量较大的矿藏还有铅、锌、锰、锑、铜、铁、锡、磷、汞、高岭土、大理石、石灰石及稀有金属矿铌、钽、铌铁、独居石、绿柱石、铣石等。

生物资源

隆回县植被达200余科、1000余种,其中805种野生植物可作药材。野生动物资源有133种。

水资源

隆回县境内有6处碱性硅质温泉,水质水温均符合工业用水标准;水能理论蕴藏量16.24万千瓦,可开发量4.79万千瓦。

交通运输

综述

隆回县境内沪昆高铁、怀邵衡铁路、沪昆高速公路、G320和G346国道穿境东西,S312、S219、S317三条省道横贯南北,洞新高速、新新高速正在建设。隆回大道、魏源大道建成通车,环城西路南段、伏龙江路北段、环城北路站前段、龙门路等一批城市道路拉通,交通十分便捷。

公路

隆回县现有公路总里程7353千米,其中已通车高速公路48千米、国道84千米、省道459千米、县道324千米、乡道638千米、村组道5800千米。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公路在隆回境内设两个出口,在建的新新高速在隆回境内主线72.36千米,并设4个出口;国省干线公路:县域内形成了三纵六横的国省干线公路网络,每个乡镇均通省道以上公路;农村公路:公路列养率100%;虎形山瑶族乡境内的乡道Y047被评为湖南省“最美农村路”;交通运输:客运站场14个,农村公路招呼站770个,开通城乡公交线路16条;推行农村客运“电动化、区域化、网约化”改革,开通农村客运班线145条,农村客运车辆372台,其中区域化、网约化车辆126台,占33.9%。

铁路

隆回县境内有沪昆高铁穿过金石桥镇,并预留设站;怀邵衡铁路设隆回站,已开通列车30余趟次,日均旅客吞吐量超过6000人。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隆回县根据神话传说及地名谐音得名。相传古时有一条苍龙携八小龙自境内九龙山麓启程奔海,途中回望昔日盘地,云蒸霞蔚,钟灵毓秀,顿生念故之情,便折回,安营九龙山,寓名龙回,后人依谐音,演变为“隆回”。

方言

隆回县境内语言比较复杂,除汉语外,还有苗、瑶等少数民族语言。汉方言南北差异较大,区镇间方言差别明显,甚至一乡一村也有区别,故有“十里不同音”之谚。当地人凭语感把隆回汉语方言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新隆回话,以桃洪镇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隆回县境南部,包括桃洪镇话、周旺话、滩头话、荷香桥话、横板桥话;一种是老隆回话,以六都寨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隆回县境北部,包括六都寨话、金石桥话、小沙江话、高坪话。《中国语言地图集》把隆回县方言分为南北两片,南片为湘语的娄邵片,北片为赣语的洞绥片。

文物古迹

天门寺

天门寺,位于湖南省隆回县城正北60千米的望云山山巅,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天门寺座西朝东,东有龙头岩,西为望台,南依人行道,北临百步岭。寺殿分三重,前后两殿原名邵阳殿(隆回原属邵阳),中殿曰新化殿,前殿大门门楣上阴刻楷书“衡云在望”四字,两边刻楷书门联:“漓光普照资阳久,岳色遥连首望高”,右侧有石塔香炉和石刻土地菩萨。中殿门额上有“卢公观音殿”阴刻楷书,两侧的阴刻隶书对联“宁代修真刹亦古,云山在望天与齐”。右侧亦有石塔香炉,高6米,整个寺庙为木石构筑,悬山顶,加盖铁瓦,占地面积1180平方米,殿内供奉南岳圣帝、寿佛爷爷、卢公仙人、观音大士等众多神像。

天门寺

鸭田战斗指挥所旧址

鸭田战斗指挥所旧址,位于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五罗村芦基湾望天土劳山腰,系清代典型民居,座南朝北,纯木结构,两正两横四合院,盖小青瓦,前有槽门,总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1935年12月,贺龙率领工农红军第二军团进入隆回境内,设指挥部在此,贺龙当时即安住在后正屋右间房内。1950年土地改革时,分给了当地贫下中农居住,现保存较好。1982年公布为隆回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鸭田战斗指挥所旧址

魏源故居

魏源故居,是典型清代民居,座落在隆回县司门前镇学堂湾村。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诗人,被毛泽东誉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魏源就诞生在这里。魏源故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魏源故居

非物质文化遗产

瑶族民歌(花瑶呜哇山歌)

瑶族民歌(花瑶呜哇山歌),是花瑶人民独有的一种古老民间音乐艺术,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主要流传在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源于花瑶祖先的劳动号子,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最终演变为一种高腔山歌,其发展历史主要包括先祖时代的萌芽期、元末明初的孕育期、明清至民国的成熟期等阶段。花瑶呜哇山歌取材于生产、生活及民间传说,大致可分为历史歌、风俗劝勉歌、生产劳动歌及情歌四类,情歌是其中最具光彩的部分。花瑶呜哇山歌多由成年男子以真假声结合方式合唱,曲调节奏自由,声音高亢嘹亮,有较长的甩腔,常夹杂“呜哇”等衬词。2008年6月14日,瑶族民歌(花瑶呜哇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瑶族民歌(花瑶呜哇山歌)

滩头木版年画

滩头木版年画,是湖南省惟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以浓郁的楚南地方特色自成一派。滩头镇地处湖南省隆回县东南部,此地民风古朴淳厚,习俗独特,历史上曾出现过造纸村,雕刻村,色纸、花纸、香粉纸巷和年画街,手工业十分发达,且分工明确,相互配套。据民间口传历史资料,滩头最初的木版年画作坊起源于明末清初,二十世纪初达到全盛时期。进入新时期,虽然滩头木版年画已经远涉重洋,成为英、美、日等多国大型博物馆的珍藏。但由于滩头木版年画市场急剧萎缩,作坊入不敷出,滩头木版年画或毁坏或流失,有不少技艺已经失传,亟待抢救、保护。2006年5月20日,滩头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滩头木版年画

挑花(花瑶挑花)

挑花(花瑶挑花),起源于汉代,主要流传于湖北省黄梅县和湖南省隆回县,多用于花瑶衣裙的装饰,它以普通的挑花针为工具,白纱线、五彩丝线或五彩毛线及青色土织布为材料来完成,主要技法为“清纱”法(也叫“数针法”)。2006年5月20日,挑花(花瑶挑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挑花(花瑶挑花)

竹纸制作技艺(滩头手工抄纸技艺)

竹纸制作技艺(滩头手工抄纸技艺),隆回县滩头镇手工抄纸技术继承于蔡伦的造纸术,在明朝时代已经成熟,清代、民国为鼎盛时期。当时,在滩头古镇及周边几十个村庄,拥有作坊1100多家,熟练工人2000多名,主要生产土纸,还衍生出皮纸、色纸、香粉纸、宣纸、炮簾纸等多个品类。外地商人经销滩头的纸业,曾在此办了几十个纸庄,村村有槽坊,处处闻纸香,曾经被誉为“南方纸都”。滩头手工纸业的繁荣,带动了滩头木版年画、隆回鞭炮、手工纸伞,宝庆书局(出版业)、梅山纸马等以土纸、色纸、皮纸为原料或为载体的多种文化现象与手工传统产业的发展。2014年7月16日,竹纸制作技艺(滩头手工抄纸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竹纸制作技艺(滩头手工抄纸技艺)

风景名胜

魏源温泉

魏源温泉,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总投资6800万元,整个建筑按照园林式古典风格规划设计建设。

魏源温泉

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

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位于隆回县西北部,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范围涉及虎形山、小沙江二个乡镇,景区面积102.5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42平方千米。由万贯冲梯田、大托石瀑、崇木凼古树林、旺溪瀑布群、花瑶古寨等几大景区组成。

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

湖南隆回魏源湖国家湿地公园

湖南隆回魏源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湖南省隆回县六都寨镇境内,由魏源湖、狐狸岛和鹭鸟山3部分组成。湿地公园总面积711.0公顷,划分为湿地保护保育区、湿地宣教展示区、湿地合理利用示范区、综合管理服务区。公园内有维管植物148科、404属、812种;野生脊椎动物203种,隶属于5纲、29目、76科。

湖南隆回魏源湖国家湿地公园

湘窖洞藏酒庄

湘窖洞藏酒庄,是湖南省唯一一家以酒文化为主题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邵阳市隆回县花门街道原石门乡,距县城12千米,占地350亩,洞内长约1千米,面积2万平方米,洞内常年恒温恒湿,现为湘窖洞藏封坛储酒基地。景区内还设有百果园、棋牌室、KTV、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垂钓区、美酒品鉴区、卧龙山步行栈道等娱乐设施。

湘窖洞藏酒庄

地方特产

隆回龙牙百合

隆回龙牙百合,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特产,于2020年登记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隆回龙牙百合为多层瓣片内弯合抱成扁球形鳞茎,外表层乳黄色至乳白色,内层鳞片为瓷白色,气味清香;百合干为淡黄色,形似龙牙,肉厚片长,质坚脆。

隆回龙牙百合

隆回金银花

隆回金银花,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特产,主产地集中在小沙江镇、麻塘山乡、虎形山瑶族乡、大水田乡四个乡镇。隆回金银花药性好,主要有效成份为挥发油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等。

隆回金银花

隆回大蒜

隆回大蒜,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特产。隆回大蒜以红皮蒜为主,株高60—70厘米,叶条带披针形,皮株攻能叶6—12片,色深绿,蒜苔长50―70厘米,鳞茎扁球形,外皮紫皮红色,茎瓣(蒜瓣)肥大,一股6—9瓣,纵径3.5—3.8厘米,横径4.5—5厘米,单个蒜球头重30—41.5克。

隆回大蒜

隆回腰带柿

隆回腰带柿,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特产,该品种树势强,树体高大,树冠直立或半开张,树形圆锥、半圆锥形,叶大而伸展,色浓绿,花两性,花瓣开展或不开展或向外扭曲。果实于9月上旬—10月中旬成熟,单果重150—500克,果实中部或近果顶1/3处有明显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