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书画的琴是什么琴(琴棋书画——此中有真意:琴,是指“古琴”)
100人浏览
2024-11-27 10:30:35
琴、棋、书、画,乃我国古代四大文化艺术之瑰宝,其历史源远流长,深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宇宙观,自古便是谦谦君子修身养性的必修之艺。
我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意、物、境的和谐统一,内外兼修,而“琴、棋、书、画”四艺,以其清逸、和雅之风,寄寓了文人墨客的高洁品性与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它们既是修身养性的途径,也是经世致用的工具,造诣高深者往往具备崇高的道德境界。
琴者,即“古琴”也,亦称“七弦琴”,雅号“绿绮”、“丝桐”等。古有传说,伏羲、神农、尧、舜等圣人,依天地、阴阳、五行之理,削桐为琴,束丝为弦,后周文王、周武王各加一弦,成七弦琴,意在通达神明之德,修心养性,回归本真。
古琴之形,仿凤之身,有头、颈、肩、腰、尾、足之分,琴面“上圆而敛,法天”为阳,背板“下方而平,法地”为阴,正如东汉《新论琴道》所述:“远古圣人上观法于天,下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创制”。
古琴之音,有泛音、按音、散音三种,分别寓意天、地、人之和谐,三者相融,则万事皆宁。其音箱壁厚重,琴弦绵长,故声韵独特,饱含历史之沧桑。
古琴被誉为高雅之典范,君子之象征,《礼记》有云:“士无故不撤琴瑟”。其文化内涵深厚,融汇儒、释、道三家之精髓,讲求“琴德”与“琴道”,顺应自然,重弦外之音,追求中正平和,以善感化人心,“以己之心会物之神,以达于天地之道”。琴音圣洁飘逸,可载道、明德、明志、静心、启智。
古之圣贤,以琴乐教化民众,使人心向善,崇尚道义。历代传颂之古琴名曲,如《南风》、《萧韶》、《猗兰操》、《高山流水》、《阳春白雪》等,皆为传世之作。
古人亦以诗词文画赞美古琴之美,如《诗经》云:“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李白诗云:“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刘禹锡言:“可以弹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张祜亦云:“玉律潜符一古琴,哲人心见圣人心”。
古琴以其祥和之音,启迪人心,于清静中达人神相和之境,感悟道德之真谛,领略大音希声之道的至高境界。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珍视和传承这一宝贵的艺术形式,让它继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