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额本金提前还款划算吗为什么(等额本息、等额本金是否提前还贷那点事儿)
100人浏览
2024-09-18 08:45:28
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哪个合适?提前还贷是否划算?
当然还有一个:房贷是越多越好吗?年限是越长越划算吗?
常规回答是:在确保还贷能力的情况下,能多贷尽量多贷,年限也尽量用到最长。除非是收入很高,否则最好用等额本息。除非真是钱多到不知干什么好了,否则尽量不提前还贷。
简单解释一下吧。
1.其实无论是哪种还款方式都差不多,无所谓哪个合适。
要明白银行是干什么的,是专业靠放贷赚钱的。你一辈子也就研究这么几次,人家是n多万人研究了几百年,能让你占到便宜吗?所以,既然是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哪个划算的问题讨论了几十年,那就说明根本没有答案,两种方式对银行来说,收益是一样的,你怎么都划算不了。
之所以银行推荐等额本息,那是因为在还贷初期的金额少,便于银行拉业务。而且在报表上显得利息多,对他们来说也是业绩。但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没区别。所以,除非是你的收入非常高,高到不在乎等额本金还贷初期多出来的那些钱,否则还是尽量选等额本息吧。既然怎么都占不了便宜,何必不前期减少点儿压力呢?
2.贷款是否越多越好这没标准,看自己的能力。
投资的本质并不是追求暴利,而是首先要确保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当然,如果能多贷也是尽量,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房贷几乎是这辈子能用得上的唯一一种低息长期贷款了。无数人的命运因此改变。所以,如果能确保风险,那还是越多越好吧。
3.年限是否越长越好,其实这和是否提前还贷是一样的。
那就是同一个答案,除非是钱多到不知道干什么好了,那还是尽量延长周期,别提前还贷吧。
为什么?其实很简单,就问你个问题吧,为什么要提前还贷?因为舍不得还利息,感觉吃了亏,是吧?那好,请假定转换一下位置,屁股挪个窝儿,你来当放贷人怎么样,是否感觉占便宜呢?比如来了个人找你借钱,借300万,用他的房子做抵押,然后每个月还款1.8万,25年还清,请问你干不干?绝大多数人是不会干的,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但直觉上就觉得不划算。
那人们都追求什么样儿的理财产品?很简单,就是确保安全,收益高且能随时变现的,对不对?但是我告诉你,这种产品在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因为投资品有三要素: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三者最多可以实现两个,但绝不可能同时得到,就因为他们都是互相冲突的。
安全和收益就是冲突的,富贵险中求,收益和风险永远呈正比,你追求了安全性,就必须损失收益率。房贷之所以利率相对低,就是因为风险小,所以银行宁可损失收益率。流动性和收益也是相互冲突的,五年定期和一年的利息肯定不一样,跟活期的更不一样。要想得到高收益,那就必须适当的减弱流动性。那以房贷来说,如果你贷款周期越短,那就说明必定损失了收益率。所以也就有了贷款周期越长越划算的说法。
安全性和流动性也是相冲突的,从放贷人来说,贷款周期越短,安全性才越高,三天就还款才合适呢。而时间越长风险就越不确定,指不定发生什么意外事件呢。那既然是对放贷人来说贷款时间越长越不划算,对于你这贷款人来说就是划算了呗。所以能理解了吗?之所以你不愿意把一笔巨款借给别人,就是因为潜意识中觉得安全性一般,万一他不还款了,我还得去打官司强执房子太麻烦;流动性也不强,着急用钱的时候,借款人很难一次性还给你,这债务也不好转让出去;收益率高不高的没标准,只是得到个相对固定的收益而已。所以,房贷这种东西,对于放贷人来说其实是不划算的。那这问题就来了,既然是不划算,银行为什么还这么热衷呢?
4.因为这些钱不是银行的,他们只不过是个中介而已。
或者说是倒儿爷,二道贩子,从散户那里把钱存进来,聚在一起放给你,银行赚的就是差价,追求的只有一个稳定收益,其他的都无所谓。也就是说,银行是干什么的?是从穷人手中拿钱,然后帮富人融资赚钱的机构。贷款人拿到钱之后,只有赚到了钱才能还得起贷款,银行也就赚到了收益,也才能给存款的散户们利息,他们只赚中间的差价。那这问题还来了,房子是用来住的,未必能赚钱啊,那借贷人凭什么要支付利息?
5.很简单,金钱的收益是通过时间来体现的,时间就是金钱。
举个最简答的例子,20年前的30万,和今天的30万是一个概念吗?今天的300万,和20年后的300万能一样吗?不能,都不能,因为我们现在使用的都是纸币,是信用货币,从理论上来讲是可以无限超发的。作为任何一个央行或政府,都有大量超发的贪婪欲望,无可规避。
作为投资品,其价值也是通过时间来体现增值的。譬如一瓶茅台,在地窖里放上20年就升值了,凭什么?表面上看是什么都没有改变,但是时间已经凝聚在这商品之中了,必定要有体现。毕竟这是投资品,和消费品是不同的。那两种因素叠加,虽然你买了房子不图升值赚钱,但是就因为这种产品是投资品,那时间的价值就会在价格上做出体现,同样无可规避。
做个思想实验,你贷款买东西,其实就是把未来的钱挪到了今天使用。如果是用来消费,那这种行为就叫做“寅支卯粮”,是超前消费,不划算。但如果是投资呢,那就是划算的,因为同样是300万,未来的钱是不值钱的,今天的商品才值钱。那你把未来的钱挪到今天,换成了值钱的投资品,然后逐渐的用未来越来越不值钱的钱去还月供,这就是很划算的投资行为。
6.20多年前流行个小故事,是中房董事长孟晓苏讲的,就是中美老太太的天堂对话。
美国老太太说,我终于把房贷还完了。中国老太太说,我终于攒够买房的钱了。那这故事不仅说明了当时两国百姓的思维差异,以隐藏了一个冷酷的真相。就是每一个美国老太太背后,必定有一个甚至几个中国老太太,没有他们无私奉献的存款,美国老太太上哪儿借钱去?没钱也就买不了房子,享受不了居住体验,也就赚不到房子的升值收益了。但是,美国老太太得了便宜还卖乖,还得刺激中国老太太,讽刺她们不懂投资,吃了一辈子的苦,受了一辈子的穷,还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7.最后说一句,之所以说除非是钱多到不知道干什么好,否则尽量不提前还款。
除了失去了占便宜的机会,也失去了投资的机会。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只关注眼下的,根本不考虑未来。就因为“穷人思眼前,富人才想来年”呢,只有有钱人才会考虑未来,有资格考虑未来。而穷人呢,未必是物质上的穷,而是穷人思维。他们只考虑眼下这些钱在手里烫手,所以非常着急的要给花出去,实在没地方可花了那就提前还房贷吧。可是,你就不想想明年后年大后年吗?万一出现了更好的投资机会呢,你还有钱吗?房贷的刚性的,也是不会变的。而投资机会只可能是风口,是随时出现又随时消失的,如果手中没有流动性的钱,那就算看到机会也是扯淡。
之所以所有企业都看重现金流,宁可不要利润也要保住资金链的安全,那其实就是因为要保留住投资的机会。而普通人最不在乎的就是机会,在他们看来,未来的机会不如眼下的利息重要。怎么说呢,钱就是资本,但只对某些人来说是资本,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则是负担,闹心的负担。
诺奖获得者思科老先生有个定律:任何一件东西,在交易成本足够低的情况下,无论起初始产权是谁的,谁用得最好,谁能发挥出更大的效用,就应该归谁。那作为钱来说,不管最开始是谁赚来的,到最后都会聚集到能发挥更大效用的人或群体手中,就因为人家才能赚更多的钱。而钱在穷人手里,除了折腾,不可能再用钱赚钱。